2018年8月3日上午,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雕情貝藝社會實踐隊前往深圳貝殼紅世界貝殼文化館&中國貝雕藝術館參觀。
正值暑假期間,隊員們不辭辛勞從各個地方趕赴深圳,還特地用心準備了神秘禮物贈與貝殼紅。拆開禮物時,我們倍感驚喜!
社會實踐隊的同學們在展館內大致瀏覽了一番,展柜里陳列的貝殼迅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墻面上展示的滿滿貝雕畫也令其驚嘆……
參觀開始了。
首先由貝殼紅編輯紫羅蘭芋為同學們講解貝類科普知識以及貝殼趣味故事。
無論走到哪里,講解老師身邊的同學們都在吃驚地聽、認真地看、不停地拍照……
同學們就講解的貝殼提出了許多問題,有的提問內容還超過了我們的講解知識大綱,甚至無法解答,比如看著貝殼如何能知道它們的年齡和性別……
有些同學找到了自己的“本命螺”,就暫時脫離講解老師身邊的大隊伍,自己研究起了螺貝的奇妙之處……
在講解老師講完后,還有同學前去請教自己想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說是非常有好學精神,同時也十分有禮貌。
十五個展柜里展示了數百種貝殼,每一種貝殼都有著它獨特的生活習性、形態特征,它們的名字,它們的美、特、奇,它們背后的故事,無一不讓人著迷。
在講解貝殼科普知識的過程中,貝殼紅翁戎先生全程在旁關注、引導,并補充一些貝殼的應用、貝雕藝術的創作知識。
在介紹鮑魚貝展柜時,提及絢爛多彩有著虹光的鮑魚殼,它們往往是貝雕藝術創作者鐘愛的材料,貝殼紅“貝殼文化暖心系列”貝殼萌寵——接吻魚的魚鰭部分就是用的鮑魚貝,傳統螺鈿工藝中也常使用鮑魚貝;在介紹翁戎螺展柜時,說起翁戎螺科貝殼獨特的體螺層縫隙,以及形成新的缺裂時不忘修補舊的缺裂的特性,引進了同學們極大的好奇心……
做了短暫的休息與調整后,接下來繼續由翁戎先生為同學們講解館內貝雕文化及藝術。
早期的貝雕藝術品大概是古人類穿的貝殼項鏈;我國傳統的螺鈿工藝歷史悠久,技藝精美;上世紀我國貝雕畫一時風頭無兩,人人以貝雕畫為時髦藝術裝飾品,國內還涌現了大大小小幾百家貝雕藝術廠,貝雕畫大量出口創匯!
翁戎先生為同學們講解貝殼紅展館中陳列的各地精品貝雕畫;探討現代貝雕創作:貝雕畫構圖非常重要,結合我國書畫藝術風格,可以做一些簡約點的,普通的背景以畫代替,利用留白減少貝殼材料的使用面積,打造精品;貝雕畫可加入時尚元素,流行熱點題材,吸引年輕人來欣賞與收藏……
同學們在認真聆聽并思索著……
上午的時光很快過去,午餐席間相談甚歡,同學們聊起自己,聊起學校,聊起“雕情貝藝”的緣起和進程,飯畢后再次回到貝殼紅展館,開啟下午的“漫談”時光……
在手工活動區,心靈手巧童心滿滿的同學們圍在一起手繪石膏畫,多數人挑選了魷魚作畫,并道:“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魷魚也是貝類呢!”
在茶水區,實踐隊的師生則與貝殼紅翁戎先生繼續深入交談著……
美好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惜別之際我們以合影留記。
貝殼紅也為前來參觀的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雕情貝藝社會實踐隊的老師及隊員準備了禮物……
貝殼紅與中大,誠如中大師生贈予的攜手畫,我們共同相信:對于貝雕藝術的熱愛,將使我們很快再聚!
讓我們一同真心期待!
海洋生態環境教育主題活動之《保護海洋生態文明?推動綠美鵬城建設》正式啟幕!
為增強公眾海洋保護意識,助力深圳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貝殼紅組織開展2025年公益活動【海洋生態環境教育主題活動之《保護海洋生態文明·推動綠美鵬城建設》】,以貝殼為紐帶,與市民朋友共同探索海洋生態與貝類生物的奧秘。
冷風蕭瑟的冬日,不必去見大海,也能感受海的浪漫。2024年11月23日,在華強北博物館舉辦的《貝殼有畫說》體驗課堂就帶領現場觀眾領略了海洋與貝殼的絢爛多姿。